
都知道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堅持母乳喂養(yǎng),對媽媽和寶寶都有許多好處。
可有些媽媽就犯了愁……
奶水不足怎么辦?
怎么做才能催奶?
今天,小編就來教媽媽們6個正確催奶的小妙招,讓媽媽們變身「奶牛」!
01
多喂奶就能多產(chǎn)奶
要想多產(chǎn)奶,就得多喂奶。
將乳房里的奶水排空,就是給大腦發(fā)出信號:「奶水不夠吃了,要多生產(chǎn)」
別等到漲奶了再去喂奶,漲奶就是在告訴大腦:「產(chǎn)的奶太多,倉庫裝不下了,可以休息了。」
一般來講,建議媽媽們先用一側喂奶,等乳房排空后再換另一側喂。
如果媽媽已經(jīng)在上班沒法親喂,或是寶寶比較大,不需要喂那么頻繁,媽媽可以定時用吸奶器或手擠奶的方式,增加排空次數(shù),夜間也要及時排空哦。
02
用舒服的哺乳姿勢
選擇一個舒服的哺乳姿勢,能讓媽媽更放松,有助于刺激乳汁分泌。
媽媽們根據(jù)自身的不同情況,可參考國際母乳會推薦的 3 種哺乳姿勢:
搖籃式
▼

適用于順產(chǎn)的足月寶寶
媽媽將寶寶橫抱在身前,寶寶的頭部正好躺在媽媽手臂中。這是最容易上手的姿勢,新手媽媽的首選。
側躺式
▼

適用于分娩后身體較弱、坐著不舒服的媽媽
媽媽側躺,讓寶寶側身面對低側乳房。該姿勢也很適合夜奶哦,注意不要在喂奶時睡覺哦。
橄欖球式
▼

適用:雙胞胎媽媽及剖腹產(chǎn)媽媽
媽媽將寶寶夾在臂彎下,可同時給兩個寶寶喂奶,也可避免寶寶接觸剖腹產(chǎn)傷口。
不管是哪種姿勢,前提都是讓媽媽和寶寶都感覺舒適。
另外,讓寶寶正確銜乳也很重要。
如果寶寶早期用過奶瓶,很可能會使用吃奶嘴的方法銜乳,只含住乳頭,在吸吮過程中,不僅會弄疼媽媽,還不能有效地排空乳房。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寶寶的下嘴唇外翻,下巴貼著乳房,嘴巴含住媽媽的乳頭以及大部分乳暈;如果媽媽的乳暈比較大,那就是寶寶嘴巴上面露出的乳暈要比下面的多。
03
警惕「催奶偏方」
偏方是否真的有效,只能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用「月子酒」、「下奶湯」、「穿山甲」、「乳房按摩」來催奶……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是坑。
不僅不靠譜,有些偏方還會給寶寶和媽媽帶來傷害,戳這里了解更多信息:這 5 種「催奶偏方」不靠譜。
04
多吃優(yōu)質(zhì)蛋白
母乳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這些蛋白質(zhì)大部分都需要從食物中攝取,保證攝入充足的優(yōu)質(zhì)蛋白對提高奶水的質(zhì)和量都非常重要。[1]

中國營養(yǎng)學會婦幼分會推薦哺乳期的媽媽這樣飲食:
每天魚、禽、蛋和肉類(含動物內(nèi)臟)總攝入量 200~250 g ,大概就是魚、禽、蛋和瘦肉每類各一兩左右;
奶類的推薦攝入量是每天 300~500 克,優(yōu)選低脂或脫脂奶。
所以,各位新媽媽們千萬不要只喝湯,不吃肉,湯里的主要成分還是大量的脂肪,真正有用的蛋白質(zhì),還是肉里比較多。
05
適當補充水分
乳汁中接近 90% 都是水分,所以攝入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合成、分泌奶水。
媽媽們喝了「催奶」的肉湯后,感覺乳房發(fā)脹,就是因為肉湯中有大量水分。
媽媽們?nèi)绻牒葴⒁膺x擇清淡、少油、少鹽的湯類,也可以用勺子撇去湯上白色脂肪再喝,在補充水分的同時,也不會攝入太多脂肪。
06
多休息
休息不好會影響奶水分泌,也容易讓媽媽對喂奶產(chǎn)生排斥的情緒。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媽媽可以休個「哺乳假」,和寶寶一起放松休息,讓自己處于最佳狀態(tài),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哺乳媽媽,奶水才會多多哦。
最后,為媽媽們總結一下:多喂奶就能多產(chǎn)奶,選個最舒服的喂奶姿勢,別信催奶偏方,多喝水,多吃優(yōu)質(zhì)蛋白,休息好很重要。
每個堅持母乳喂養(yǎng)的媽媽都不容易,掌握這 6 個靠譜的催奶小妙招,讓媽媽們的堅持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