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蘿卜——全能營養(yǎng)高手
蘿卜是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新鮮根莖。十字花科蔬菜是指任何葉子呈十字形生長的蔬菜,如綠菜花、卷心菜、水芹、羽衣甘藍、芥菜等。這類蔬菜通常營養(yǎng)豐富,是營養(yǎng)學(xué)家非常推崇的。有研究表明,每周吃三次十字花科蔬菜能將患結(jié)腸癌的風險降低60%。
就營養(yǎng)成分而言,蘿卜是個“全能高手”。蘿卜所含的維生素中有兩種特別需要強調(diào)。一個是維生素C,含量很高,是蘋果(每百克含4毫克)的5倍,可謂“不是水果,勝似水果”。另一個是胡蘿卜素,它是制造維生素A的原料,對于皮膚健康和視力健康非常重要。
白蘿卜含有促進脂肪代謝的物質(zhì),可以避免脂肪皮下堆積。常吃蘿卜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wěn)定血壓,預(yù)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石癥等疾病。
蘿卜的辛辣味主要來自芥子油,這種物質(zhì)可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欲,幫助消化。同時,蘿卜中的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zhì)也能幫助腸胃蠕動,有助于體內(nèi)廢物的排出。
蘿卜還常常出現(xiàn)在中藥方中,用來消積滯、化痰清熱、下氣寬中、解毒散瘀。民間有“蘿卜一味,氣煞太醫(yī)”之說。北宋的沈括在《沈氏良方》中記載,宋代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患有偏頭痛,久治不愈,一方士以白蘿卜汁加冰片滴其鼻內(nèi),稍時即止。
冬吃蘿卜還有一個好處:預(yù)防哮喘發(fā)作。對于哮喘病人,醫(yī)生都會囑咐他們少食用鮮海魚、蝦、蟹等易致哮喘發(fā)作的食物,中醫(yī)則推薦食用白蘿卜、荸薺、紅棗、蓮子、山藥等具有健脾化痰、益腎養(yǎng)肺的食物,這些食物也都在冬季大量上市。
二、愛吃更要會吃
作為大眾菜,中國百姓把蘿卜吃得“不亦樂乎”,而且在出現(xiàn)頭疼腦熱的小病時,更是把蘿卜運用得“淋漓盡致”。這里分享幾種蘿卜的烹飪方法。
1、蘿卜飲:冬天嗓子容易干疼,吃點生蘿卜能消腫止痛;如果咳嗽不止,可以榨點白蘿卜汁當茶飲,止咳效果不錯;如果飲酒有些微醉,白蘿卜汁也能起到醒酒的作用。白蘿卜加梨煮水可潤肺、清熱、化痰,尤其適合脾胃較弱的人食用。冬日,很多小孩子常因內(nèi)熱導(dǎo)致積食,引發(fā)食欲不振、沒有精神或低燒發(fā)熱,給孩子煮些蘿卜山楂冰糖水喝,效果極好。
2、蘿卜燉羊肉:蘿卜與肉食搭配,也是冬日里一道補益滋養(yǎng)的美食。蘿卜、羊肉切塊,放入蔥、姜、蒜、陳皮等調(diào)料,先用猛火煮至水沸,再用文火燉爛。蘿卜還有特殊解腥能力,蘿卜配羊肉可使羊肉失去腥氣,增添美味,誘人食欲。
3、雙銀湯:可謂最去火的湯。銀耳潤肺去燥,加上蘿卜的清熱祛痰,若能再配點性溫而香醇的鴨湯,那可就成了老少皆宜的佳品了。
4、蜜蒸蘿卜:蒸是烹飪方法中對營養(yǎng)素破壞最少的一種方法。把蘿卜的中心挖空,填入蜂蜜,隔水蒸熟。這蘿卜的味道如何已不用形容了,冬天食用對咳嗽、咽干非常有效,特別適合“老慢支”者食用。
三、蘿卜分段吃會帶給人不同的營養(yǎng)
從蘿卜的頂部往下5厘米處這一段質(zhì)地較硬,但維生素C含量最多,可切絲爆炒或煮湯;第二段是蘿卜的中間部分,維生素C含量也較多,而且含糖量多,質(zhì)地脆,涼拌或做沙拉最好,當然炒食煮食也不錯;從第二段到尾部這一段有較多的淀粉酶和芥子油一類的物質(zhì),味道較辣,可用來腌拌,可幫助消化,增進食欲,做菜可燉塊、炒絲、煮湯。
火鍋是冬天里大家喜愛的美食。不過,吃火鍋少不了羊肉、肥牛、肉丸等高脂肪食物,因而熱量過高。有人會說,我可以多吃蔬菜,這不就葷素搭配了嗎?并不盡然。如果你選擇的是葉類蔬菜,那就難以降低熱量。因為葉類蔬菜的葉面面積較大,非常容易吸收湯底中的油分。有人會搭配一些食用菌類,認為菌類本身有降脂的作用,其實它們吸附油脂的能力也不小。這時不妨選一些白蘿卜、蓮藕、海帶等根莖類或海菜類食物,它們不僅不會夾帶太多的油脂,富含的膳食纖維還會趕走部分腸胃中的油脂。
蘿卜是偏寒涼的食物,脾胃虛寒、體質(zhì)虛弱的人不要過量食用。蘿卜產(chǎn)氣較多,對潰瘍病不利,此類病患者要少吃。此外,蘿卜破氣,服用人參、西洋參、生熟地、何首烏等補藥后不要吃蘿卜,否則會影響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