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到奶粉,很多爸爸媽媽都可以和你從產(chǎn)地聊到原材料,從制作程序聊到包裝工藝,畢竟對家長來說,寶寶吃進嘴里的東西,怎么精挑細選都不為過。
但當我們提到泡奶,就會讓許多家長不以為意了,“泡奶有什么難的?倒點奶粉,倒點水,攪一攪不就好了。”
真的是這樣嗎?
之前有一個新聞,由于寶寶早產(chǎn),新手爸媽為了讓寶寶攝取到更多營養(yǎng),特意把寶寶奶粉沖濃些,結(jié)果卻導致寶寶腸壞死險喪命。
只是改變了奶粉的濃度,居然差點讓寶寶陷入險境,這樣的事情雖然是個例,但因為泡奶不正確導致寶寶便秘、營養(yǎng)不良的例子其實在生活中屢見不鮮,也經(jīng)常被我們忽略。
那么,泡奶過程當中還有哪些“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操作,是家長需要提高警惕的呢?今天就讓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揪出那些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泡奶誤區(qū),看看有沒有你掉入的坑。

01
怕寶寶營養(yǎng)不夠,泡得更濃?
多一勺少一勺都不行!
首先,泡奶粉一定要嚴格按說明書的比例調(diào)配,奶粉放多或者放少對小寶寶都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并且年齡越小的孩子影響越大。
如果寶寶喝下濃度過高的奶粉,可能會因為無法吸收過多的蛋白質(zhì)、脂肪等,而產(chǎn)生便秘、消化不良等反應,甚至可能會出現(xiàn)前文所述的腸壞死。
相反的,如果寶寶的奶粉過稀,則可能會產(chǎn)生營養(yǎng)不良等問題,對于新生兒來說,還容易因為攝入過多的水,而導致腎臟無法將其及時排除,導致水中毒。

02
泡奶粉的水不能超過50℃?
最安全的是70℃
不能用沸水沖泡奶粉,這是大部分人都了解的“知識點”。沸水會破壞奶粉中的維B、維C等營養(yǎng)素,還容易讓奶粉結(jié)塊。那么,多少度的水合適呢?
世衛(wèi)組織WHO、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FAO的建議是保證 70℃ 以上的水溫。這個溫度主要是為了避免阪崎腸桿菌等致病菌污染的風險。
感染上這種病菌可能會讓孩子有生命危險,新生兒(尤其 2 個月內(nèi))、早產(chǎn)兒感染風險最高。并且,從營養(yǎng)角度講,雖然70℃ 水溫依舊會對奶粉中對熱敏感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有一定破壞,但影響程度已經(jīng)很小。
這時候有家長就會提出提問:如果70℃是奶粉最適宜的沖泡溫度,為什么很多奶粉包裝上標注的沖泡溫度是 40℃、或 50℃呢?
一般而言,在正規(guī)渠道購買的,經(jīng)過國家檢測,質(zhì)量合格的嬰兒奶粉,一般都是不含阪崎腸桿菌的,因此,出于最大程度保留營養(yǎng)成分的考慮,不同的奶粉就會給出不同的沖泡溫度。只要安全性能有確切保證,家長遵照食用說明來沖泡奶粉也是可以的。

03
搖晃奶瓶更能充分溶解奶粉?
當心寶寶脹氣!
奶粉作為沖調(diào)食品,混合均勻才會好喝,因此有很多家長在泡奶的過程中就會用力搖晃,甚至甩動奶瓶,以求奶粉和水能混合均勻,殊不知,這種做法其實十分不靠譜。
奶粉中的蛋白質(zhì)很容易起泡,稍微使勁搖晃就會產(chǎn)生很多起泡,喝下這樣“富含”起泡的奶,寶寶會因此吸入過多的空氣,吐奶、脹氣也就會隨之而來。
正確的泡奶方式應該是:用雙手的手掌夾住奶瓶中上部,動作輕柔地來回滾搓奶瓶,直至奶粉充分溶解。如果不小心弄出許多氣泡,則可以靜置將奶瓶一會兒,等到氣泡消下去再給寶寶食用。

04
用礦泉水給寶寶沖奶粉更健康?
自來水燒開就好!
很多家長認為“苦什么都不能苦孩子”,除了高端奶粉,還要用高端的礦泉水、果汁甚至米湯給寶寶沖泡奶粉。
然而,奶粉本就是將各種營養(yǎng)素按照嚴格的比例調(diào)配好的,用礦泉水來沖泡奶粉,不僅會破壞奶粉的礦物質(zhì)比例,還可能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不利于寶寶成長發(fā)育。
沖泡奶粉,只要使用燒開晾涼的自來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