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味道對于寶寶的“意義”
我們通過舌頭上的味蕾來感受食物的味道,并將這種味道轉化為體內的化學信號,隨后各種消化酶便聞訊而來,開始消化吸收各種營養(yǎng)。如果食物的味道鮮美,腸胃就能提高吸收率,所以美味的食物不光是一種味覺享受,還能促進消化吸收。同樣,輔食如果做得味道鮮美,不僅會增加寶寶的食欲,還能夠促進營養(yǎng)的消化和吸收。
爸爸媽媽們需要注意的是,寶寶的味覺還沒有發(fā)育成熟,所以他們更喜歡單純的味道,比如甜味和咸味。但是寶寶的飲食要做到味道清淡,盡量顯出食材本身的鮮香,不要太甜,鹽也要在寶寶一歲之后再添加,調味料也不能放,否則會加重寶寶的腎臟和腸胃負擔,還會使寶寶養(yǎng)成重口味的習慣,對身體有非常不好的影響。
2、輔食添加要從少量到適量
寶寶在添加輔食之前只食用乳類食物,對其他食物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添加輔食要一種一種地慢慢添加,量也不宜太多。最初只要每天稀釋后給寶寶喂一兩勺,讓寶寶適應食物的味道,同時還要觀察寶寶的反應,看大便有沒有變化,來決定是否繼續(xù)給寶寶添加這種輔食。當寶寶適應了食物以后,再逐漸地適當加量。
3、添加輔食不要著急,一種一種的來
給寶寶添加輔食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著急,要一種一種慢慢來。每一種輔食給寶寶食用一周左右,如果寶寶順利接受了這種食物就再添加另一種,如果寶寶出現過敏等癥狀,也可以比較快捷地發(fā)現過敏源。需要注意的是,天氣過于炎熱或者寶寶身體不適的時候,要延緩添加新的食物種類,以免引起或加重寶寶的不適癥狀。
4、輔食被寶寶吐出來,不可怕
在剛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寶常常會把嘴里的食物用舌頭推出來。這并不表示寶寶不喜歡這種食物,而是寶寶還不習慣吃輔食的方式,不能熟練運用舌頭,不能掌握咀嚼和吞咽技巧。家長只要給寶寶擦干凈,繼續(xù)喂就可以了。如果寶寶將頭轉過去,或者緊閉雙唇,甚至哭鬧起來,可能表示寶寶已經吃飽了。如果寶寶連續(xù)兩天拒絕同一種食物,就換別的食物再嘗試,不要勉強寶寶。
5、輔食添加要“由稀到干”“由細到粗”
寶寶輔食的添加應該從流質開始,慢慢過渡到半流質,再到半固體和固體食物。寶寶輔食的顆粒也要由小到大逐漸變化,讓寶寶逐漸適應。一般來說,4 ~ 6個月的寶寶只能添加液體輔食,如米湯、蔬菜汁、水果汁等;7 ~ 9 個月的寶寶可以添加精的食物,如爛面條、蔬菜泥、芝麻糊、魚肉粥等;10 ~ 12 個月的寶寶可以食用小塊食物,13 ~ 24 個月的寶寶可以食用大塊一點的食物,25 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食用常規(guī)食物了。
6、寶寶輔食要少糖、無鹽
寶寶輔食中“少糖”指的是盡量不放或少放糖,也不要選擇含糖高的食物給寶寶做輔食。寶寶的輔食中少放糖或不放糖可以顯出食物原有的味道,同時也能使寶寶適應少糖飲食,以免日后有肥胖的可能。一歲以內的寶寶的飲食中不能加鹽。因為寶寶的腎臟不能排除多余的鈉鹽,食用加鹽的輔食會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對寶寶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一歲之后的寶寶輔食中也要盡量少放鹽,培養(yǎng)寶寶清淡的口感,同時也可以避免寶寶挑食,減少成年以后患高血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