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寶寶斷了母乳之后,家長都會選擇繼續(xù)給孩子喝配方奶,但是配方奶究竟喝到幾歲好,家長卻不太了解。本文就重點來介紹下寶寶多大可以不喝奶粉以及寶寶喝奶期間的喝奶量多少合適。

寶寶多大可以不喝奶粉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定。
如果孩子的抵抗力好,很少生病的話,在3歲以后就可以不喝奶粉了。但如果寶寶的體質(zhì)虛弱,抵抗力差,可以給孩子喝到5、6歲也是可以的。

既然奶粉是要喝到3歲的,那每天奶量最少要喝多少才正確呢?以下數(shù)據(jù)粑粑麻麻可以參考一下:
1~2月,奶量600~800毫升
3~6月,奶量1000毫升左右
6~9月,奶量800~1000毫升,每天1~2次輔食,半固體食物如米糊、米粉等
9~12月,奶量最少500毫升,每天2~3次輔食,可咀嚼的軟固體食物如爛米飯、爛面條等
1~2歲,奶量最少500毫升,每天2~3次主食,1~2次零食,主食跟成人一樣,但質(zhì)地應(yīng)該從軟爛慢慢過渡為正常軟硬度,注意蔬菜肉類搭配,零食應(yīng)以奶和水果為主
2~3歲,奶量最少500毫升,每天3次主食,1~2次零食,主食跟成人一樣,但應(yīng)以清淡為主,零食以奶、水果為主。

影響肯定是有的,但我們不一定肉眼能看見。比如孩子發(fā)育稍微比同齡人緩慢,身高體重增長不怎么達標。
現(xiàn)在的小孩兒越來越聰明,跟我們飲食水平的提高也不無關(guān)系,而配方奶粉中添加的很多成分確實有利于大腦的發(fā)育。涵涵媽也提到過70%的大腦重量和結(jié)構(gòu)發(fā)育在胎兒期和嬰兒期完成。3歲前大腦發(fā)育完成率可達到80%-90%,面對如此高速發(fā)育的大腦,咱不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怎么能行呢?

1、選擇合適的奶嘴:
雖然再好的奶嘴和吃媽媽奶的感覺仍會不一樣,但可以選擇接近一點的奶嘴。還有一種說法是把奶嘴多煮煮,讓它變軟,可能寶寶會接受一點。
很多小孩最不喜歡吃奶粉時看到奶瓶或吃到奶粉就大哭,扭過頭去。心情好時,會把奶頭含在嘴里,但是不吸。把奶嘴口開大,結(jié)果漏到嘴里也會吃。雖然比較慢,但比起不吃總是好的,一次能吃90ml左右。
2、看寶寶是不喜歡奶嘴還是不喜歡奶粉的味道:
試著擠出母乳在奶瓶里給寶寶吃,如果他接受了,可能他不喜歡奶粉的味道,可以換一個接近母乳味道的牌子試試。另外可以把奶粉調(diào)淡一點或冷一點或熱一點試試。
3、及時添加輔食:
2個月,就能喝果汁了,到了4個月,就能吃輔食了,米粉、蛋黃、肝粉魚粉、果泥逐漸到菜肉粥、爛面條等,能吃輔食后,就好多了,至少能從其他方面吸取營養(yǎng)。不過輔食吃得多了會影響奶量,要注意一下。
4、給母乳多點信心:
如果太小還沒吃輔食,就要多吃母乳。很多媽媽都覺得自己母乳很少,實際上母乳可能比你想象的多。在寶寶不愿吃奶粉的時候,更要發(fā)揮母乳的作用。
5、在寶寶面前吃吃喝:
到了一定階段,寶寶會對外界很新奇,看到你在吃什么會很饞,也想要嘗嘗。所以有時故意在她面前喝東西或假裝喝奶,她會一直看著,然后快給她吃,有時會吃一點,這個方對吃輔食也適用。
6、嘗試除了奶瓶外的東西:
大多數(shù)寶寶會接受小勺,丁當卻也不接受。試過就著杯子,居然能喝一點,趕緊買了個學(xué)飲杯,卻仍舊不太喜歡。有媽媽說可以用奶瓶上面的蓋子試試。我還想到用小施爾康的那個滴管,但無奈速度實在太慢。還有種斷奶奶瓶,前面是個小勺子的,可以試試。
7、少食多餐:
一頓吃很少的話,就多吃幾頓。媽媽可以在平時多培養(yǎng)寶寶吃奶粉的興趣,有機會就喂寶寶吃,寶寶不吃就算了。在寶寶吃米粉前也可以先喂喂奶粉,不吃再吃米粉,讓寶寶慢慢消除對于奶粉的排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