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魚選:汞少、刺少、DHA高。魚,是優(yōu)質蛋白質、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包括DHA)的重要來源之一,魚肉中含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獲取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也是維生素B2的良好來源。選購時要注意!魚類的汞污染是食品安全問題,選擇汞含量低的;選擇刺少可以方便處理和食用,減少食用時的安全風險;如果順便還能補充DHA,省了吃補充劑的錢,那么就很是完美了。

Q1、選魚的時,通過以下3點來減少汞污染的風險!
盡量選擇體型小的魚:同一種魚,體型越大意味著年齡越大,體內蓄積的重金屬也越多,所以別以為魚越大越好哦。
避免或少吃處于食物鏈高層級的魚:比如金槍魚、鯊魚、旗魚等。大自然弱肉強食,大魚吃了小魚,把小魚體內的重金屬也蓄積到了自己體內,而且處于食物鏈高層級天敵少壽命長,重金屬也自然蓄積的更多。
野生魚:野生魚的生存環(huán)境是一個不可控的因素,如果常年生活在被污染的河流、池塘里。「若是自己有把握的還是可以考慮的」
Q2、寶寶吃魚,那些魚魚刺相對少?
淡水魚中像鯉魚、鯽魚、花鰱、草魚等一般刺就又小又多;而鱸魚、鯧魚、鯰魚、黑魚等的刺就會相對大一些,也不會有小刺。
海水魚相比淡水魚,它的刺就更少一些,比如帶魚、鲅魚、海鱸魚、黃花魚、石斑魚、多寶魚,基本不存在吃帶魚被刺卡住的問題吧。
深海魚則更是方便、適合寶寶食用的魚類,比如大西洋鮭、真鱈魚等基本上都沒什么刺。
Q3、通常DHA含量較高的魚有哪些?
海魚:海魚中DHA含量較高的有秋刀魚、三文魚、鱈魚、金槍魚;帶魚、黃花魚、鯧魚的DHA含量相對低一些。
淡水魚:淡水魚中DHA含量較高的有黑魚、鯽魚、桂魚、鱸魚等。
Q4、“以形補形”,寶寶吃魚頭更聰明?
不正確,魚頭這個部位反而不應該給寶寶吃。因為魚身上的汞有一大部分集中在頭上,如:魚腦、魚鰓上,而且不同的魚頭的含汞量是有差異的,因為汞等金屬物質會影響寶寶的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
Q5、多吃魚眼會讓寶寶眼睛更亮?
不會!因為魚眼雖然含有營養(yǎng)素,但是營養(yǎng)素的含量其實并不高,難以達到補眼的效果,甚至很多魚可能是近視眼,甚至是不需要眼睛的。
Q6、如何給寶寶做魚類輔食?
給寶寶吃魚的話,一周2-3次,一次25g左右即可。魚類蒸熟,隨便攪一攪成泥即可。如果寶寶是第一次添加魚類輔食,怕魚腥味的話,可以滴1、2滴檸檬汁去個味兒。在吃的時候一定要先少量嘗試,先觀察3-5天看看是不是會過敏。如果沒什么不良反應的話,下次就可以放心吃了。還有就是給1歲以內的寶寶做魚的時候,是無需添加鹽及調味料的。
Q7、寶寶吃魚越多越好嗎?
不是!從食品安全性來考慮,魚類或海產品并非吃得越多越好。目前對于魚肉的攝入推薦量均約為每周攝入小于3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