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習習,中秋佳節(jié),螃蟹飄香。螃蟹對很多成年人來說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那么,腸胃嬌嫩的寶寶們,可以吃螃蟹嗎?

一般情況下添加輔食后就可以吃螃蟹。關鍵要掌握分寸,第一次只吃很少的量,觀察2-3天,沒有過敏反應的話再開始加量。如果發(fā)現(xiàn)過敏現(xiàn)象,那就要暫停添加。
最新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延遲或者避免食用“可能會過敏”的食物,并不能降低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也就是說,無論是1歲以內(nèi)吃,還是3歲再吃,該過敏的還是會過敏,而不會過敏的寶寶只會白白錯失享受美味的機會。
當然吃的時候要把蟹肉處理的和寶寶的吞咽能力相匹配才可以,比如蟹肉泥糊糊,碎蟹肉等。
給寶寶吃的螃蟹,同樣要從正規(guī)渠道購買新鮮的,燒熟透再吃哦。

一周歲之后的寶寶是可以適量吃一些螃蟹,但還要根據(jù)寶寶的身體情況判斷。有些寶寶的體質(zhì)就不適合吃美味的螃蟹。
1、腸胃不好的寶寶不要吃蟹
寶媽們應該都知道,螃蟹屬于涼性食物,吃多容易加重腸胃負擔。如果寶寶有腹瀉、腹痛的癥狀,更應該避免吃蟹。
2、感冒、發(fā)燒的寶寶不要吃蟹
如果寶寶患有感冒、發(fā)熱、腹瀉、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也最好不要吃螃蟹,若吃了螃蟹,會使病情加劇。
3、易過敏體質(zhì)寶寶不能吃螃蟹
螃蟹屬于異性蛋白類食物,容易引起腸胃問題和過敏。寶寶在一歲之后,各項身體機能都有了明顯的發(fā)育,身體狀況會穩(wěn)定一些,免疫力增強,過敏的幾率也會適當降低許多,這時候再吃螃蟹,也就比較不容易過敏啦。

挑螃蟹是個技術(shù)活,想要得到吃螃蟹的絕佳體驗,做好第一步很關鍵,螃蟹應該怎么挑!下面一起來了解怎么挑螃蟹吧。
1、看蟹殼
蟹殼的色澤能直接反映蟹的質(zhì)量。大多數(shù)人以為蟹殼黃,就說明蟹肥美、好吃。恰恰相反,這是蟹瘦弱、肉少的標志。真正的肥蟹的蟹殼是黑綠透亮的,證明有活力。
2、看蟹腿絨毛
別看螃蟹蟹腿的絨毛覺得惡心。這正是一只蟹發(fā)育成熟、老健的象征。若蟹腿無絨毛,則是體弱無力,肉質(zhì)不美的標志。
3、看螃蟹肚臍
把蟹翻轉(zhuǎn)過來,觀察肚臍,如果肚臍突出的,就說明蟹膏肥滿。反之,肚臍不明顯或者凹進去,則說明螃蟹膘體不足,肉質(zhì)不多。
4、看螃蟹是公是母
俗話說得好,九月團臍,十月尖。在農(nóng)歷八九月之前吃母蟹,可以吃其蟹黃。而九月之后就要挑選公蟹,可以吃其蟹膏。因為公母蟹分別在這兩個時間段性腺成熟,滋味和營養(yǎng)都極好。
溫馨小貼士
在蒸螃蟹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千萬要把螃蟹蒸熟蒸透!
這是因為生鮮螃蟹往往帶有肺吸蟲的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如果不進行高溫消毒,肺吸蟲進入人體后可造成肺臟損傷,如果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體會發(fā)生感染性中毒,表現(xiàn)出腸道發(fā)炎、水腫及充血等癥狀,因此,吃蟹一定要蒸熟煮透,一般開鍋后再加熱30分鐘以上才能起到消毒作用,建議寶媽們也不要貪鮮,吃生蟹、醉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