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對于人體很重要,而孩子又正是在快速生長期,所需要的鈣當然更多!現(xiàn)在的家長們都非常關注孩子的鈣營養(yǎng)問題,多數(shù)家長認為鈣營養(yǎng)是兒童長個子的關鍵,于是很多兒童從出生2-3個月就開始額外補鈣了。
確實,鈣對骨骼正常生長發(fā)育、保持骨骼健康,以及對維持正常的血管神經(jīng)和心臟功能都必不可少。那我們究竟該如何來判斷孩子是否缺鈣?有沒有必要補鈣?補得話又該如何補?一起來看看。

多汗、睡覺易驚醒、牙齒長得慢……這就是缺鈣了嗎?其實不然:
1歲的孩子不能站?是因為肌肉力量不夠,不是因為缺鈣!
前囟18個月沒閉上?根據(jù)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前囟在18個月到20個月才閉上!不是因為缺鈣!方顱是怎么回事?睡平頭,后邊不能釋放生長,就只能往前頂,就方顱了!不是因為缺鈣!11個月還沒出牙?13個月還沒有出牙的叫出牙延遲!不是因為缺鈣!
孩子是否缺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做基礎判斷:
情緒不穩(wěn)定,常常顯得煩躁不安,甚至不明原因地哭泣。
不容易入睡,在睡眠中常常容易驚醒。
汗多,即使天氣不是很熱,也很容易出汗。
表情少,甚至略顯呆滯,動作和語言發(fā)展比同齡人明顯落后。
厭食、偏食。因為人體鈣元素攝入不足,容易導致食欲不振。
常出濕疹,多見于頭頂、面部、耳后等部位。
出現(xiàn)雞胸、駝背的癥狀,這時孩子缺鈣已非常嚴重,一定要引起重視。

我們需要多少鈣,要不要補鈣,如何補鈣,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
我們需要多少鈣?
每天,體內(nèi)的鈣會從汗液、尿液等途徑排出,維持鈣的平衡就需要補充這些鈣。對于兒童,骨骼生長需要鈣的沉積,需要的鈣就比排出的要多。
再考慮到人體對鈣的吸收效率,歐美國家的推薦標準是青少年每天1300毫克,成年人每天1000毫克,老年人則是1200毫克,而嬰幼兒、學齡前兒童根據(jù)年齡會低一些。
不過。有些寶寶確實是需要特別補充維生素D和補鈣的:
患有肝腎疾病或需要長期使用大劑量激素的寶寶;
早產(chǎn)兒和出生體重較輕(低于2.5公斤)的寶寶;
孕期缺鈣的媽媽所生的寶寶;
哺乳期缺鈣的媽媽所哺育的寶寶;
少曬太陽的寶寶;
生長發(fā)育太快的寶寶;
吃奶少的寶寶。(專家建議1歲以后的寶寶每天最好能維持400毫升~600毫升的奶量。)

1、0~6 個月——每天需要 200 mg 鈣
但由于母乳或者配方奶中的鈣就可以滿足初生嬰兒的生長需要,所以補維生素 D 比補鈣更重要。因為維生素D才是幫助鈣質吸收的必要成分,光有鈣是不行的。
所以說,寶寶只要喝足了奶,就不需要額外補鈣。
一般醫(yī)院在出院時,都會給寶寶開一些維生素D,市面上也有許多種膠囊或者滴劑的維生素D,每天補充 400 IU 的維生素 D,幫助鈣吸收就好。同時也可以適當曬曬太陽,可以幫助寶寶體內(nèi)合成維生素D。
2、7~12 個月——每天需要 250 mg 鈣
因為母乳或配方奶中的鈣含量充足,每天 600 mL 的奶就能滿足這個階段孩子對鈣的需要。雖然這個時候母乳的鈣含量雖然有所下降,但6個月后的寶寶已經(jīng)開始添加輔食啦,所以寶寶仍然不需要額外補鈣。
再給寶寶制作輔食時,可以多安排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比如豆制品、魚蝦、酸奶、深色蔬菜等等。
3、1~3 歲——每天需要 600 mg 鈣
一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喝純牛奶了,當然堅持要喝配方奶也可以。總之此時的寶寶要繼續(xù)喝奶,每天 350~500 mL牛奶或酸奶;另一方面,日常飲食也要盡可能地豐富,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
我們通常以為最補鈣的牛奶名次并不靠前,奶酪、蝦皮和黑芝麻占據(jù)前三!但是奶酪雖然含鈣豐富,但鈉含量比較高,不要給孩子吃太多。蝦皮和黑芝麻雖然含鈣量很高,但作為食材,可能一次吃不了那么多,所以牛奶的補鈣效率還是很高的!
4、4~6 歲——每天需要 800 mg 鈣
這個年齡的孩子大多已經(jīng)上幼兒園,三餐基本都在園里吃了,家長很難完全掌握孩子的飲食,所以培養(yǎng)良好的飲食習慣就很重要。
想要孩子吸收的鈣質充足,還是要喝夠充足的奶或奶制品(每天 300~400 mL),日常飲食也要營養(yǎng)均衡。
另外,過多的鹽會影響鈣吸收,所以平時孩子的飲食要注意清淡少鹽。
鈣是骨骼的主要組成部分,鈣的總量在青少年時期一直增加,到30歲左右達到頂峰,之后流失增加。鈣流失會導致骨質疏松,有許多研究結果表明,人體攝入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有助于減輕骨質疏松。
如果有可能通過食物獲取足夠的鈣的話,最好是通過食物獲取,而不是選擇鈣補充劑。以目前城市的生活條件來說,只要科學喂養(yǎng),嬰幼兒和兒童發(fā)生缺鈣的可能性極小,但如果嬰幼兒和兒童因為營養(yǎng)問題、需求量過大甚至疾病等原因出現(xiàn)難以通過飲食解決的缺鈣問題,還是應該選擇合適的鈣補充劑進行治療的。只是由于針對嬰幼兒和兒童服用鈣補充劑的研究還非常有限,在給孩子鈣補充劑之前,還是應該咨詢醫(yī)生或營養(yǎng)師等專業(yè)人員。

市面上常見的兒童鈣劑有乳鈣、葡萄糖酸鈣和碳酸鈣。選擇鈣劑的時候要注意看其中所含的鈣成分的含量,而不是鈣化合物的成分含量。乳鈣和葡萄糖酸鈣由于其中鈣成分含量非常低,并不適宜用于補鈣。碳酸鈣通常是固體片劑,每片成分鈣的含量較高,因此需要服用的藥片數(shù)比較少,價格相對便宜。
1、碳酸鈣
碳酸鈣是被大多數(shù)人接受并廣泛應用的一種鈣制劑,其優(yōu)點為含鈣量高,副作用小,且價格便宜,吸收率與牛奶相似,可以達到40%。
2、乳酸鈣
乳酸鈣是我國傳統(tǒng)的鈣補充劑之一,其優(yōu)點為易溶解,缺點為含鈣量低,使用量大。
3、乳鈣
乳鈣類產(chǎn)品是從純天然牛奶中提取出來的,呈液體油狀,因其不傷腸胃,所以特別適合寶寶食用。乳鈣類產(chǎn)品一般是采用膠囊包裹著的,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對于1歲以內(nèi)的寶寶可直接剪開膠囊尾部擠到勺子、奶瓶嘴上讓寶寶舔食,也可添加到牛奶、果汁或者其他輔食當中一起食用,對于3歲以上的寶寶可讓其直接咀嚼食用。
在服用鈣劑時,爸媽們要注意避免將鈣劑與牛奶、米湯或稀粥等食物混合食用,否則食物中的植酸會影響鈣吸收,導致鈣吸收率下降。下面,我們看看具體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1、飲食宜清淡
這是因為食物中含有許多影響人體對鈣質吸收和利用的因素。例如:如果寶寶的食物中食鹽含量高或者吃了大量蛋白質食品,就會使得寶寶體內(nèi)鈣質輕易地從尿中排出,從而達不到補鈣的效果。
2、補鈣時應盡量避免草酸
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茭白、毛豆等蔬菜中都含有大量草酸或植酸,而草酸容易與鈣元素結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質,影響食物中鈣的吸收。因此,在補鈣期間,應該將蔬菜放到熱水中燙一下盡量去除掉草酸,或者將服用補鈣制劑的時間調(diào)整到在飯前2小時或飯后3-4個小時來避開草酸對鈣質的影響。
3、補鈣制劑不可與主餐同時食用
如果寶寶在吃飯時服用補鈣制劑,就會影響鈣的吸收,這是因為當胃里面塞滿太多東西,人體對鈣的消化吸收就不太好,有研究顯示:混在食物中的鈣只能被吸收20%左右。
4、補鈣不可與補鐵、鋅同時進行
無機鐵和無機鋅之間有較強的競爭作用,互有干擾吸收作用。而鈣、鐵、鋅都是以二價離子狀態(tài)被吸收的,腸道吸收時會互相競爭,因此最好不要同時服用。
5、補鈣時要注意避免飲食和藥物的影響
在補充鈣、鐵營養(yǎng)素時,還要注意避免有些飲食和藥物因素的影響。除了要避免含草酸多的食物以外,飲食上還應避免膳食纖維、乙醇(酒類)等,藥物上要避免四環(huán)素、肝素等對鈣吸收的干擾,此外當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時,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也不利于鈣的吸收。
在嬰兒期以及兒童時期獲得充足的鈣質,不僅可以影響兒童目前的健康,可能還會推遲或預防老年時期的骨質疏松。但是,鈣營養(yǎng)跟身高并沒有直接關系。
目前關于鈣補充劑和骨骼健康,尤其是兒童的骨骼健康的研究,證據(jù)非常有限,還不足以支持給兒童普遍補鈣。更重要的是,或許你的寶寶根本就不缺鈣。
膳食均衡,適當運動,增加戶外活動,相信孩子們都能健健康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