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是近來很受歡迎的一種水果,雖然外表長得丑一點,果實卻是十分的甜美多汁,很多人喜愛吃這種水果,那不知火為什么叫不知火呢?下面就來具體看看吧。

不知火的名稱和它的產生來歷有關。
“不知火”這個名詞來自日本。在日本的文化當中,有許多事物被稱為“不知火”,也有說法是日本九州地區(qū)傳說中的一種怪火,也是古代民間傳說中的一種妖怪,日本科學家開始對江戶時代以前所謂的妖怪進行研究,認為不知火是海市蜃樓的一種。灘涂附近出港捕魚船只上面的燈光折射到了海上方的空中,從而形成了不知火。
這種說法也被廣大科學家所接受,1972年日本人將清見和椏柑兩種品種的柑橘進行雜交,形成一種新的品種,然后被俗稱為“不知火”,然后這個名字就被一直叫下去直到現在,上市時的名稱為“凸頂柑”,當然它的名字也非常多,最出名的就是、丑橘、不知火和丑八怪了。

不知火每年的2-3月上市。
不知火10月上旬開始著色,12月上旬完全著色;果皮黃橙色,果面稍粗,易剝皮,果汁糖度在13%以上,最高達17%,味極甜;次年2~3月成熟,風味極好。

1、不知火表皮粗糙、果皮黃橙色、無光澤、無規(guī)則的凸凹不平,果形和果實大小都不整齊,像個“丑八怪”,它的上部有明顯的突起短頸,總之越丑越好;而假丑橘則是表皮稍微粗糙,果色鮮亮、凸凹不明顯,上部無明顯的凸起部分。
2、看產地也很重要,現在市面上的真丑橘絕大多數來自四川(看標簽);而產自廣西、云南和福建等地的則為其它品種(或不正宗)。
3、丑橘雖丑,但吃起來很甜脆,真是入口化渣,香甜可口,其果肉為橙色、肉質柔軟,囊壁薄、軟、汁兒多。
4、丑橘也有甜口和酸口,皮薄嫩、手感松軟的是甜口果;皮粗糙、手感硬實的是酸口果。吃時從底部剝開,剝時不費勁兒,丑橘里面是無籽的。而假丑橘口感過酸、皮厚、不易剝開、有籽。
5、掂掂分量,因為產地和栽培措施的不同,丑橘的單果重量為200g~280g,而太小或太大則不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