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半歲左右,寶寶就要開始吃輔食了,這個時候家長會選擇給寶寶吃米粉。米粉到底怎么選呢?其實并不難,只要把握住下面三個原則就夠了。

原則一:選擇含鐵量高的
寶寶到了 6 個月左右,從媽媽體內(nèi)獲得的鐵就基本消耗完了,單純從母乳中獲取鐵元素并不能滿足他的日常所需,所以在選擇寶寶米粉的時候需要關(guān)注鐵元素的含量。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成品寶寶米粉,雖然大多強化了鐵,但含鐵量參差不齊,那含鐵量要多少才夠呢?
國家對寶寶米粉里的含鐵量是制定了標準的,《GB 10769-2010 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規(guī)定:每 100 千焦米粉需含 0.25~0.50 毫克鐵。
所以家長在給寶寶選米粉時,要注意查看包裝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盡量選擇含鐵量高的,這樣補鐵效果更好。
下圖就是目前比較暢銷的一款寶寶米粉的營養(yǎng)成分表,它每 100 千焦含鐵量只有 0.38 毫克,雖然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但并不算高。

提到補鐵,許多家長會想到紅棗、黑米這些食物,其實這些食物的含鐵量并不高,以下圖這款宣稱加了紅棗的米粉為例,它的含鐵量僅為 0.31 毫克/100 千焦,比上面那款不加紅棗的米粉的含鐵量(0.38 毫克/100 千焦)還低一些。

原則二:選擇原料單一的米粉
對于剛開始吃輔食的寶寶來說,建議選擇原料單一的米粉,比如只以大米為原料的米粉,而不要選含有多種原料的混合米粉,比如大米麥片混合粉、蔬果米粉、肉泥米粉等,否則如果出現(xiàn)食物過敏或者其他不適,就不好判斷到底是哪種成分引起的了。
另外,市面上除了大米為原料的米粉,還有以小米、糙米、燕麥等為原料的嬰兒谷物粉。從營養(yǎng)方面來說,它們各有特點,但差異并不是特別大。由于小麥、燕麥等谷物比大米容易引起過敏,所以建議家長還是優(yōu)先考慮大米米粉。
原則三:最好選原味
給寶寶吃的米粉最好選擇原味的,不要選擇加了糖、鹽等調(diào)味劑的米粉,更不要選草莓味、香蕉味等水果味的米粉。
雖然米粉加了糖之后可能寶寶會更喜歡吃,但如果他習(xí)慣了吃甜的東西,以后就可能不愿意接受味道淡或沒有味道的食物了,這樣容易導(dǎo)致寶寶挑食、偏食,而且不必要的糖分也會在無形中增加了他得蛀牙、超重的風(fēng)險。
因此建議盡量選擇味道清淡的米粉,配料表上最好不要有白砂糖、葡萄糖漿、麥芽糖等糖類,也不要選咸味的米粉。比如下面這款米粉中就加了白砂糖,不建議給寶寶吃。

有些家長可能會想給寶寶吃自制米粉,其實并不建議。因為自制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沒有額外添加其他營養(yǎng)素,含鐵量不足,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fā)育的需求,而且自制米粉無法保證衛(wèi)生安全,也不方便儲存。相比之下,市售的嬰兒配方米粉中的鐵以及其他營養(yǎng)素更豐富,更能滿足寶寶的需求。
另外,也不建議讓寶寶長期只吃米粉,等他吃了幾天米粉并且適應(yīng)之后,就要逐漸增加其他類型的輔食,比如可以在米粉里面加肉泥、菜泥、魚泥、豬肝泥等食材,增加輔食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