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就是土豆,一些地方也稱為洋芋、地蛋等。馬鈴薯原產(chǎn)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qū),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稻谷和玉米,目前馬鈴薯已是我國廣泛種植的一種農(nóng)作物,其產(chǎn)量高、營養(yǎng)豐富、味道好,深受大眾喜愛。

1、是土豆
馬鈴薯就是土豆。馬鈴薯傳入中國之后有多種稱呼,東北稱土豆,華北稱山藥蛋,天津稱之為塞豆,江浙滬一帶則稱之為洋番芋、洋山芋等,兩廣地區(qū)則稱之為番仔薯或是薯仔等,各個地方有多種不同的稱呼。
2、名字由來
馬鈴薯并不是音譯的名稱,與其原本的英文名字沒有什么關系,而是因為這種植物成熟之后收獲的塊莖外貌類似于古代在馬脖子上所系的鈴鐺,而又類似于薯類的植物,因此才會得名馬鈴薯,有的地方也叫它馬鈴白薯。
3、歷史淵源
全世界所有的馬鈴薯最早都起源于一個地方,從大約公元前8000年左右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這一段時間里人類開始人工栽培馬鈴薯,最早源自于秘魯南部的區(qū)域所種植的第一批馬鈴薯,由此逐漸傳播整個南美洲繼而是世界。
4、存放方法
馬鈴薯采收之后可以存放很長的一段時間都不會失去活性,一般放在5攝氏度左右的陰涼處是最合適的,千萬不能讓其在陽光下接受暴曬,否則可能會發(fā)芽而有毒不能使用,存放時可以放一些蘋果,蘋果會散發(fā)出抑制發(fā)芽的乙烯。